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交流

案例交流

德国法院禁令背后的锂电池行业专利战

来源:佛山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发布日期:2024-05-15 阅读:2
        近日,德国法院裁定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海冠宇”)侵犯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Ningde 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以下简称“宁德新能源”)专利权,禁止其部分涉案终端产品在德国市场上销售。这是锂电池行业首份禁令,由此引发了业界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高度关注。本文进一步梳理了宁德新能源与珠海冠宇的全球专利纷争,向相关企业提出建议。
 
  一、宁德新能源与珠海冠宇的全球专利纠纷情况
 
  随着锂电池行业的竞争日趋白热化,行业格局不断受到挑战,特别是在消费电池领域,珠海冠宇迅速崛起,成为全球消费软包电池市场的重要竞争者,对行业领头羊宁德新能源构成了严峻挑战。在2020年启动IPO后,珠海冠宇获得了更多的融资和市场机会,但同时也遭遇了来自宁德新能源的连番专利诉讼。目前,宁德新能源在中美欧三地已经向珠海冠宇发起了20余件的专利诉讼。
 
  1、国内的专利纠纷
 
  珠海冠宇与宁德新能源之间的国内专利纠纷主要涉及锂电池领域。宁德新能源指控珠海冠宇的多个型号的电池侵犯其专利权,要求停止侵权并赔偿。目前宁德新能源与珠海冠宇的国内专利纠纷多达20多个,双方处于胶着阶段。在多个案件中,国内一审法院作出珠海冠宇侵犯宁德新能源专利权的判决,但宁德新能源的大部分涉案专利也被珠海冠宇发起无效挑战,目前已有6项宁德新能源的专利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告全部无效,1项专利被宣告部分无效,双方国内专利纠纷的发展仍有待进一步关注。
 
  2、美国的专利纠纷
 
  双方的专利纠纷也扩展到了美国市场。2022年6月,宁德新能源在美国德州东区地方法院起诉珠海冠宇,指控其侵犯了两件美国专利(US10971706和US11329352),随后宁德新能源又对珠海冠宇发起了两项新的专利侵权索赔,指控珠海冠宇侵犯两件新的美国专利US10833363和US10964987。珠海冠宇曾在2023年对其中的三项专利(US11329352,US10833363,US10964987)向美国专利商标局的专利审判和上诉委员会(PTAB)提出过无效请求,但是PTAB在审理后,于2023年8月-10月先后驳回了珠海冠宇的无效请求,这表明上述三件专利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今年2月,美国德州东区地方法院的陪审团判决珠海冠宇侵犯宁德新能源一件美国专利(US10964987),判决损害赔偿金额约370万美元(3,701,108美元)。
 
  3、欧洲的专利纠纷
 
  在欧洲市场,2023年3月,宁德新能源在德国慕尼黑地方法院起诉珠海冠宇,指控其侵犯专利权(涉案专利号为EP3627606B1,该专利旨在提高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并请求法院判决珠海冠宇停止在德国销售、进口涉诉产品。德国法院最终做出了可能是锂电池行业首份禁令,要求珠海冠宇停止向德国提供、销售涉诉产品,并向宁德新能源提供侵权行为相关信息和说明。目前,该案件处于一审判决阶段,尚在上诉期内。
 
  二、相关建议
 
  近年来,佛山外贸经济持续向好。据报道,2023年佛山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总额为4783.7亿元,占80.2%,这一数据反映出外贸结构的优化调整。同时,佛山的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保持稳定增长,尤其是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和电子元件等产品的出口增长显著,成为推动外贸增长的新动力。建议相关企业做好以下工作:
 
  (一)建立知识产权合规管理机制:设立知识产权专职人员,制定企业经营各个环节的知识产权合规制度;做好产品出海前专利风险排查,对高风险产品做好规避设计;加强对企业自身商业秘密的保护,规避因核心人员流动带来的知识产权风险等。
 
  (二)强化多元化市场布局:建议相关企业进行多元化市场布局,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尤其是美国、欧洲市场的依赖,并根据不同市场的特点和需求,对产品和技术进行调整和优化,以降低市场波动给企业带来的风险。
 
  (三)引入多元风险防控措施:引入商业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险,利用保险的补偿和普惠性质,降低因非故意侵犯第三方知识产权引发的经济赔偿及相关法律费用等企业损失,为企业出海构建风险屏障;组建行业专利联盟,打造互不诉讼生态环境,建立海外知识产权信息共享、互帮互助机制,共同开展海外维权或纠纷应对活动。
 
 
 
  三、相关讨论
 
  本案中,宁德新能源与珠海冠宇同为国内消费电池龙头企业,也是全球消费电池市场的头部供应商,虽然专利战一定程度上可以助力抢占国内外市场,但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消费电池市场,相关企业也不应忽视潜在合作机会,并通过合理竞合找到行业发展的新动能,同时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共同推进国内消费电池行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共同挖掘全球消费电池需求,区分不同应用场景,开发差异化产品,找到企业发展的新方向;二是合作研发新材料和新工艺,提升消费电池的能量密度、使用寿命、安全性能等,找到企业发展的内生力;三是积极参与新能源电池国际标准制定,提高国内企业的国际影响力,提升产品出海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