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立信与苹果达成全球专利许可协议,多年法律纠纷暂告一段落
来源:IPtoday 发布日期:2022-12-24 阅读:77次
12月9日爱立信官网讯,爱立信与苹果公司达成一项为期多年的全球专利许可协议。该协议结束了全球范围内双方因关于iPhone中使用5G无线专利而支付专利使用费等一系列的法律纠纷。协议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与蜂窝标准必要技术相关专利的交叉许可,双方有意与所有其他被许可方正在技术、互操性和标准开发等方面进行的知识产权业务达成合作。爱立信表示该协议可追溯到2022年1月15日,预计爱立信2022年第四季度知识产权许可收入将达到55亿至60亿瑞典克朗。
继2007年苹果首款iPhone面世,双方在2008年签署了涵盖2G和3G的基本专利协议。
2015年
2015年1月中旬,随着双方于2008年签订的LTE相关许可协议即将到期,爱立信向苹果提出相当于终端设备1.5%的专利费未果。随后爱立信以苹果侵权41项专利为由向PTAB提起禁售令申诉。2015年12月,双方就2G、3G和4G的标准必要专利组合达成一项为期7年的全球交叉许可协议,苹果先向爱立信支付一笔专利使用费,此后定期向爱立信支付专利费,以此结束了双方之间所有的专利侵权索赔,同时宣布在5G研发、视频网络流量管理和无线网络优化等多个技术领域展开合作。该项协议于2022年1月中旬到期。
2017年
爱立信公开5G多模手机专利费标准,在遵守FRAND原则下,根据手机销售价格不同,专利费用在2.5美元到5美元之间。
2020年
爱立信试图与苹果谈判新的许可协议,未果。与同行按照手机售价的3.25%~5%收取专利授权费率的模式不同,爱立信采用的是按手机销售部数乘以固定费用的计价模式。苹果认为爱立信设定的许可费率违反了FRAND原则。
2021年
2021年10月,双方因5G专利许可问题产生分歧再次进入诉讼环节。
2022年
2022年1月12日,苹果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北部地区法院以LTE专利费不合理为由向爱立信提起诉讼。
2022年1月19日起,苹果不仅在美国等多个国家及地区法院对爱立信的专利提起无效申请,且在ITC提起反诉,要求禁止爱立信的移动基站进入美国,未果。
2022年4月,苹果在哥伦比亚法院被判侵权爱立信一项5G专利。7月,该法院对苹果哥伦比亚子公司下达5G设备iPhone和iPad的初步禁令。在此期间,爱立信曾为法院执法提交5万美元的保证金。
2022年5月,得克萨斯东区联邦地区法院首席法官Rodney S. Gilstrap驳回了爱立信公司要求苹果公司履行许可承诺的动议。
2022年6月6日,爱立信在苏格兰和威尔士高等法院向苹果提起两项专利侵权诉讼。6月8日,双方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东区法院进行调解,未果。
2022年7月,荷兰海牙地方法院驳回了爱立信以苹果涉嫌侵权为由提出的初步禁令请求。
2022年8月,据路透社报道,苹果在美国得克萨斯州联邦法院要求爱立信赔偿其因哥伦比亚法院禁售令所造成的一切损失,该请求被法院驳回。
2022年10月12日,慕尼黑第一地方法院(Landgericht München I)第二十一民事庭(专利争议分庭)在苹果和爱立信的一项国际诉讼中,驳回了苹果根据《德国专利法》第145条提出的可受理性异议进行单独听证并作出决定的请求。
2022年11月17日,荷兰海牙地方法院驳回爱立信对苹果提起的初步禁令请求。
2022年12月,德国曼海姆地区法院第二民事分庭(主审法官: Dr. Holger Kircher)驳回了苹果针对爱立信的专利侵权指控,并要求其承担相关费用。
12月9日,爱立信在官网宣布,已与苹果公司达成一项多年期全球专利许可协议,结束了双方1年多以来围绕5G及相关技术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利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