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动态信息

美国商会发布2022年国际知识产权指数

来源:中科院知识产权信息 发布日期:2022-03-02 阅读:350

        2022年2月24日,美国商会(U.S. Chamber)发布第十版《2022年国际知识产权指数》(2022 International IP Index)(以下简称“IP指数”)。该报告通过50个独特指标评估了全球55个经济体的知识产权框架,以期为立法者和利益相关者寻求促进创新和创造力的建设性议程提供参考。

        报告显示,美国总体得分95.48%,排名第一,其后依次是英国(94.14%)、德国(92.46%)、瑞典(92.14%)、法国(92.10%)和日本(91.26%)。中国总体得分55.86%,排名第24位,相对于上年增长1%。中国在各分项得分排名分别是:专利第17位、版权第26位、商标第13位、外观设计第46位、商业秘密第24位、知识产权商业化第40位、知识产权执法第37位。

主 要 结 论

        全球知识产权环境在过去十年中有所改善,但挑战依然存在,许多经济体的知识产权保护评分仍然较低。2012至2022年,各经济体的总体得分平均增长了1.5%,主要源于专利和国际条约的改善。该趋势表明人们越来越认可专利推动创新的方式,全球对知识产权标准也逐渐达成统一的价值认识。

        第九版(2021)和第十版(2022)IP指数考察的53个经济体中,有45个经济体的总体得分都有所提升。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尼日利亚和秘鲁的得分增幅最大,分别为4.04%、3.91%和2.76%。尽管如此,这些改进仍不足以实现真正的、不受约束的全球创新创造:各经济体平均总体得分仍低于60%,在大多数维度上仍有改进空间。

        随着过去十年网络盗版的增长和规模扩张,许多经济体都在努力提供充分的版权保护。打击网络知识产权侵权的新工具有助于加强对知识产权所有者的保护。

        从美国、英国和瑞典到印度、新加坡和俄罗斯,不同发展水平的经济体都使用禁令救济来阻止在线访问侵犯版权的内容,并且呈现了积极效果。例如,调查结果显示,瑞典在实施禁令救济措施后,在线访问侵犯版权内容的受访者数量从21%下降到14%。在过去五年中,版权保护的平均得分从46.44%提高到49.57%,增长了3.13%。

        在过去十年中,实物商品知识产权侵权的执法工作未能跟上国际假冒贸易量的增长。2021年,实物假冒商品的总贸易额估计略低于5000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总额的2.5%。报告认为大多数经济体尚未建立公认的最佳做法来进行反击。

        目前,只有27%的经济体允许海关官员依职权没收涉嫌假冒商品或有权在没有具体投诉但有合理证据的情况下扣押涉嫌假冒商品,29%的经济体没有公布其海关当局针对涉嫌假冒商品采取行动的任何统计数据,因此难以衡量效率和有效性。

        知识产权密集型商品和服务对于全球应对COVID-19至关重要。知识产权保护对于应对COVID-19相关解决方案至关重要,覆盖了从疫苗、治疗剂、医疗技术到虚拟会议软件、5G连接等。这些解决方案几乎都来自拥有强大知识产权体系的经济体,知识产权制度使资源分配、合作伙伴关系和以商业化条件转让技术成为可能。例如,截至2022年1月,已达成了近330个伙伴关系和合作,促成了数十亿剂疫苗、治疗药物的生产,这些都得益于知识产权许可的支持。预计到2022年6月,全球疫苗生产能力将达到240亿剂。

        世界贸易组织(WTO)某些成员国继续推动知识产权豁免提案,将不利于未来发展。报告认为任何推翻知识产权规则或其执行的举措将加剧市场的不确定性,阻碍创新者追求新的想法、承担风险,从而影响正在进行的、已经取得成效的许可以及安全、有效疫苗的全球大规模生产和分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