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动态信息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强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 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4-09-14 阅读:12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融合各级各部门资源,从企业需求、文化需求、产业需求三个“需求”出发,全面强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效能,为知识产权强区工作提供全方位、深层次、一体化的知识产权综合服务,逐步形成企业自主、市场主导、政府推动、行业促进和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不断拓展基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站点工作广度、深度,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扶持民营机构发展,为经营主体提供多元化选择

一是鼓励支持发展知识产权代理、法律、信息、运营等服务业态,进一步丰富社会化知识产权服务产品供给,提升知识产权社会服务水平,出台《斗门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若干措施》,并贯彻执行《珠海市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资助办法》等政策,对在斗门区新设立的高质量专利代理机构最高奖励500万元。目前斗门区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机构6家,近三年对专业代理机构及其人才共发放资助资金10.5万元。二是加强全区代理行业监管。开展“蓝天”“清源”等代理机构专项执法行动,并将代理机构监管纳入信用监管体系,定期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认真组织开展“非正常”专利申请核查工作。2023年,斗门区组织开展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核查无资质代理线索1宗、非正常专利申请272件;向上级报送涉嫌冒用他人信息进行专利申请线索4条以及涉嫌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的非正常专利线索10条,进一步规范知识产权代理服务。

二、加强公共服务网点建设,覆盖工业园区发展需求

一是布局重点产业,织密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网络。目前斗门区在新青工业园设商标品牌培育指导站1个,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站1个;在富山工业园设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站1个,“知识产权保护协作办公室”1个;在生态农业园设有“法官工作站”1个,不断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满足辖区企业知识产权发展需要。二是立足辖区实际,进一步加强协同保护,针对富山工业园高新企业密集的情况特点,“知识产权保护协作办公室”通过建立“行政+司法”工作机制,加强行政与司法互助协作、互动协同、互通资源,践行“平等保护、主动服务”的理念,以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核心,以司法保障支持产业园区建设为着力点,推进知识产权一体化保护,为园区企业提供优质的知识产权行政服务与检察司法保障。

三、强化品牌指导建设,提供知识产权保护精准服务

依托商标品牌培育指导站,多次联合社会公共服务机构,深入“横山鸭扎包”“大赤坎明火叉烧烧排骨”“莲洲禾虫”“等非遗企业实地考察调研,为该区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提供商标品牌发展指导和维权援助,着力打造知名品牌,增强非遗项目相关企业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2023年,为“斗门非遗”设计标志提供商标注册与版权登记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提升品牌建设意识;指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向国知局商标局提交了与其产品或服务相关的商标注册申请18件,其中16件商标均已通过注册;指导非物质文化遗产“白蕉海鲈鱼疍家腌制技艺”传承人申请并授权专利8件。累计指导白蕉海鲈用标企业注册自主商标约160件。

四、助力地理标志产业,守护产业“最初一公里”

白蕉海鲈是珠海市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也是广东省首个水产类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23年,斗门区法院、斗门区白蕉镇政府、斗门区白蕉镇渔业协会签订合作备忘录,在白蕉镇渔业协会设立“法官工作站”,并且由白蕉镇政府、白蕉镇渔业协会推选一批专业性强、具备调解能力的人员担任斗门法院特邀调解员,参与水产流通领域纠纷调解工作,在产业“最初一公里”完成纠纷多元化解,进一步维护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品牌形象,规范“白蕉海鲈”行业秩序。建设塘(田)头公共服务站,通过生产过程监管、水产品塘头快速检测,辅助周边生产经营主体完成合格证开具工作,打通塘(田)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最初一公里”。2023年,“白蕉海鲈”全产业链总产值达186亿元,并获批筹建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审理并成功调解因白蕉海鲈交易引发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件1起,切实做好“一条鱼”的司法服务保障。

下一步,斗门区将持续聚焦创新发展需求,以知识产权政策答疑、维权援助、专利转化等工作为抓手,推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在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