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动态信息

最高法知识产权法庭:涉外案件年均增长近30%,我国日益成为国际知识产权诉讼优选地

来源:中国日报网 发布日期:2024-07-01 阅读:34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加强科技创新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专题座谈会。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出席会议并讲话。
 
        据最高法知识产权法庭副庭长郃中林介绍,2019年成立至2024年6月26日,法庭共受理案件20338件,审结17638件。过去五年,法庭涉外国当事人案件约占新收案件总数的10%,年均增长28.6%,发明专利授权确权案件中的涉外案件更高达三分之一,且当事人均为外国主体的案件不断增多。"我国是世界上审理专利案件最多的国家,并日益成为国际知识产权诉讼优选地。"郃中林说,"高质效审理这些涉外案件,彰显了我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负责任大国形象。"
 
        随着我国科技进步和产业创新,我国利用外国技术和外国利用我国技术日益交叉并存。郃中林强调,持续贯彻平等保护,推动科技开放合作和互利共赢,是法庭审理涉外案件的原则和目标。
 
        数据显示,过去五年来,法庭受理案件类型与我国科技创新、市场竞争和对外开放同频共振,涉战略性新兴产业案件占比超三成,发明专利案件年均增长30.9%,判赔超亿元案件和认定构成垄断案件不断增多。"通过对大量技术类知识产权和垄断案件的公正高效审理,积极促进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市场竞争,有效助力提升国家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国家发展战略的司法保障明显增强。"郃中林补充说道。
 
        谈及未来如何以优质高效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更好服务保障科技创新、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时,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指出,要加强制度机制建设,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审判质效;加强审判理念更新,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加强高新技术成果和新业态新模式保护,进一步推动技术革命突破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加强科研人员利益保护,进一步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加强公平竞争秩序维护,进一步推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加强平等保护与国际合作,进一步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衔接协同保护,进一步推动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