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交流

案例交流

最高法院批准考克斯重新审查盗版用户责任的请求

来源: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网 发布日期:2025-08-18 阅读:81

美国最高法院近日宣布,将受理考克斯通讯公司(“考克斯”)与几大唱片公司之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盗版责任诉讼案。法院批准了考克斯公司的调卷令申请,将重新审查裁定这位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如何应对盗版用户的共同侵权标准,以及相关的故意侵权认定,而唱片公司的交叉申诉请求则被驳回。

2024年夏天,考克斯向美国最高法院提交诉状,要求复审第四巡回上诉法院的裁决,该裁决认定考克斯对盗版用户负有共同侵权责任。

该互联网提供商最终于2019年对弗吉尼亚州陪审团的10亿美元赔偿金裁决提出异议,该裁决有利于索尼和环球等多家大型唱片公司。

在考克斯向最高法院递交调卷令的同时,音乐公司也递交了自己的交叉申诉,希望扩大裁决范围。具体来说,他们认为该互联网服务提供商还应承担替代版权侵权责任。

该案件从一开始就被认定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案件,可能会对其他许多面临处理类似版权问题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和权利人产生广泛的影响。在审议了双方和美国政府的观点后,最高法院宣布了其裁决。

最高法院批准考克斯的请求

在最新发布命令列表中,最高法院批准了考克斯的调卷令请求。

通过批准考克斯的请求,最高法院同意审查与共同版权侵权有关的核心法律问题。这包括可能重新评估要求该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如何回应版权侵权通知,以及合理的“重复侵权者政策”的应包涵的要素。

具体而言,考克斯向最高法院提出了以下具体问题:

"第四巡回上诉法院认为,如果没有证据证明服务提供商肯定助长了侵权行为或以其他方式有意促进侵权行为,那么仅仅因为服务提供商知晓特定账户存在侵权而没有终止其访问,就可以追究服务提供商的法律责任(......),这种认定是否是错误的?”

共同版权侵权要求认定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对盗版活动“知情”并“实质性地助长”了盗版活动。然而,考克斯质疑,仅仅收到第三方权利人的多份盗版通知是否足以触发上述要件。

此外,考克斯还对陪审团的“故意”侵权裁决表示担忧,该裁决导致每件作品的最高法定赔偿额为15万美元。该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反驳称,如果公司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非法的,那么知晓用户的版权侵权行为并不能等同于故意。

来自美国副总检察长的重要意见

就在美国副总检察长提交了一份颇具影响力的法庭之友意见书,敦促最高法院采纳当前解决路径之后几周,这一备受瞩目的裁决就发布了。

副总检察长认为,如果该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只是在收到多次通知后没有终止用户的使用,那么不能构成自动版权侵权责任。副总检察长警告称,第四巡回上诉法院的裁决可能会“对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及其用户产生广泛的负面影响”,有可能导致许多非侵权用户被断网。

该意见书同时强调考克斯的行为不构成“故意”,并指出“故意”一般要求证明被告明知或罔顾被告自身的非法行为,而不仅仅是知晓第三方的非法行为。

虽然最高法院裁决的具体理由目前尚不得而知,但该裁决与美国副总检察长的意见完全契合。该结论同样适用于唱片公司另行提交的交叉申诉请求。

最高法院驳回唱片公司的请求

发布的同一批命令中,最高法院驳回了唱片公司的调卷令请求。同样,最高法院未就其裁决理由作出任何说明。

唱片公司试图追究考克斯的‌替代责任,认为考克斯拒绝终止重复侵权者的订阅服务以保留订阅费用,直接从盗版行为中获利。

下级法院先前驳回了这一主张,但唱片公司在自己的交叉请求中要求最高法院受理这一问题。但此项请求已被驳回。

驳回请求符合副总检察长的评估意见,即第四巡回上诉法院正确地认定考克斯并没有从被指控的侵权行为中获得直接经济利益,也没有将其对盗版的态度作为吸引潜在客户的手段。

唱片公司此前曾反驳美国政府的立场,称其“令人费解”,但此举并未改变结果。

前进之路

随着考克斯的申请获得批准,此案将在即将到来的新开庭期在最高法院进行口头辩论。这场备受瞩目的听证会将为双方提供详细陈述其论点的机会。

毋庸置疑,互联网提供商和版权持有人都将持续密切关注此案进展。

最新的裁决确保了考克斯的共同侵权责任将得到详细审查。与此同时,关于替代责任的争论,至少在目前看来,似乎对该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有利。

考克斯的发言人在裁决发布后发表了如下声明:

"我们很高兴美国最高法院决定审理这些重大的版权议题,这些议题可能会危及所有美国人的互联网访问权,并从根本上改变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网络管理方式。今天的进展支持了我们的目标,即保护消费者,维护开放的互联网访问,并确保宽带持续成为我们所服务社区的可靠资源。我们期待着向法院陈述我们的论点。”

代表唱片公司的美国唱片业协会(RIAA)则发表了如下声明:

“我们相信,在对案件记录进行全面审查后,法院——就像之前的初审法院和上诉法院一样——将会认定考克斯故意不遵守既定法律的行为助长了对原告版权的大规模侵犯,并将案件发回初审法院以最终确定损害赔偿金额。”

 

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网

2025年8月11日